崇友志工熱情響應 換燈服務獲2024年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

崇友志工熱情響應 換燈服務獲2024年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
已邁入第5年的崇友文教基金會「攜手換換愛、點亮幸福燈」活動,甫獲得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舉辦的「2024年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SDG04銀級獎,此份殊榮歸功於崇友實業全體同仁的熱情響應,才能持續履行崇友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照顧責任。
不斷創造共好的崇友文教基金會今年也已分別捐贈燈具給予「台灣基督教社會關懷協會」與「台灣禾煦兒少健康協會」,而年度出勤的首場換燈活動,則由第一次參與換燈的崇友蘆洲服務站志工出動,最特別的是,列表的志工服務群中,同時也出現中和服務站的3名志工協力參與,為位於新莊的「616少年夢工廠」裝置嶄新燈具。
環保植樹週年 持恆割草護林

崇友志工們於'23年七月,初臨「慈林生態復育協會」在陽明山上認養的林地,迄今已滿週年;其間總共造訪十次,並種植了21株牛樟及肖楠樹苖。
志工們熱衷於週末在這些合計佔地1.9公頃的五處土地上除草,並養護約150棵種植1~7年的牛樟及週遭樹林,每次都從早晨9:00開工,做到下午3:00才收工;中午則共聚鄉間一厝,享受協會志工準備的「割稻饍」,熱心爲地球環保減碳之餘,更親近大自然。
賺乾淨錢 ∣ 林立青

林立青,本名林亞靖,1985年生。於工地擔任監工十餘年,閒暇時喜歡閱讀寫作,便將工地之事以「做工的人」為名.散文集結成冊,於2017年問世,大受好評,屢獲獎項,並改編為電視影集。第二部作品《如此人生》描寫八大行業,為邊緣勞動者發聲。友洗社創成立於2022年,意在培訓無家者擁有工作能力。並陸續聘僱十多名街友,從事清理工作,為街友職訓創造新的模式,協助找到生命價值。
從監工到作家
土木專業的林立青不喜考試,放棄技師證照與公務員出路,到工地現場擔任監工。十多年裡,朋友逐漸同類,上下班生活緊密綁在一起。因緣際會在網路上跟酸民爭論,寫了文章「結冰水在工地有什麼妙用」廣受好評,進而出版書籍《做工的人》,隨著經濟好轉,接觸演講、寫文協助弱勢團體,生活重心轉移。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愚人世代的社會參與 ∣ 李取中

生長於台南的李取中老師,大學主修物理,退伍後進入網路圈,成立文創品牌,為台灣媒體界知名人士。
2010年從英國引進著名街報《The Big Issue》進台灣,創新編輯為其定位,以社會企業理念獲得廣泛認同,並擔任總編輯至今。之後發行《周刊編輯》再次挑戰創新媒體,李老師認為媒體不僅能傳遞資訊,更能與讀者溝通,他的作品蘊含對社會人性的觀察跟思考,這種深度和廣度是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
關於《The Big Issue》
英國《The Big Issue》是怎麼來的?最早街報出現在1889年美國紐約。某天 ”Body shop” 創辦人Gordon Roddick走在紐約街頭,碰到有人兜售刊物,意識到弱勢族群無須乞討金錢,只要能賣出雜誌,食物或住所便有著落。那時英國還沒有類似組織,於是Gordon回國後,便想成立類似組織。
從知識轉譯到數位教育:臺灣吧的十年旅程|蕭宇辰

創業起點與初衷
2014年臺灣吧在Youtube頻道上傳了第一支以臺灣史為主題的動畫片,以幽默風趣的旁白配上深入淺入的內容,影片甫上架就掀起熱烈討論,爾後由臺灣吧製作的歷史動畫片成為熱門輔助教材,深受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身為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的蕭宇辰表示,臺灣吧的使命是透過動畫和影片將複雜的知識轉譯為易於理解的內容,不僅提升了教育的趣味性,也能引發更多學子的學習興趣。
創業的挑戰與市場策略
【第九屆崇友實業獎學金見面會】關注世界 善用專業 崇友陪你面對世界的挑戰

有別於傳統校園獎助學金的金錢餽贈,崇友實業獎學金想提供給學生的是「機會」!本次「第九屆崇友實業獎學金」共有36名來自27所大專院校的家境清寒、成績優異之在校生,經過層層關卡的評選,除獲得每人5萬元獎助學金外,更有機會參與2024年5月18日至19日,為期兩天一夜的「交流學習暨獎學金頒發見面會」,用跨領域學習開啟人生新視野。
見面會中聘請跨領域課程名師以「成為一位不一樣思考的優秀工程學習者」為主題,引導同學突破固定思維,審視設計思考與工程創新的關聯;同時帶領同學造訪以身障者服務為宗旨的「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與身障者一同進行街賣、行動餐車與廚房備料的體驗與觀察,透過實地場域探索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發現問題、提出解方。陪伴型的崇友實業獎學金,期許能陪獲獎者打破框架、運用成長思維面對世界的挑戰。
從迷茫到當下的美好|陳武雄

民國五十九年,陳武雄自研究所畢業,一頭栽進台灣農業界,從公務員最基層的的技士開始做起,歷經技正﹑科長﹑副處長…十幾個職位循序而上直到擔任農委會主委,在農業服務的每個崗位盡忠職守,直到了民國一O一年裸退,婉拒所有職位的邀請,
退休一心學佛修禪,接觸禪修長達十餘年,並曾出版「減壓生活禪」一書,倡導從日常生活動落實減壓,享受生活禪帶來的平和與安定。
簡單的事情 重複做 用心做 就是禪
從獨自一人到 50 萬人―我與社群之間的故事|李宛軒

「你會用哪三個關鍵字形容自己的個性呢?」
#慢熟 #內向 #拘謹 是李宛軒給自己的形容,很難想像這位在台上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的講師會這樣形容自己。
身為東吳大學唐松章校友人文講座在112學期下學期的第一位講師,李宛軒目前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的大一生,她的年紀甚至比台下大部分同學還要小,但她在國高中時期創辦了臉書社團「國/高中學習討論群」與粉絲專頁「學生的心聲筒」,已經累積破億的網路流量。
化悲痛為力量 國中即成立學習社群創造共好
【第八屆崇友實業獎學金見面會】學會用心感受 成為有溫度的工程人

「第八屆崇友實業獎學金」交流學習暨獎學金頒發見面會,已於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順利落幕,本次共有41名來自26所大專院校的在校生,每人獲得3至5萬元不等的獎助學金,並參與為期兩天的跨領域設計思考工作坊。
工作坊以「用心感受,真心發現,一起發現我們沒有看見的點點滴滴」為主題,邀請跨領域課程名師與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共同引領大家透過視障體驗與換位思考等課程,學會同理、溝通、理解與決策,以新思維的創新模式,拍攝視障者議題倡議海報設計與影片,將每一次探索生命的歷程,化身成夠優秀還要更優秀的璀璨未來。
改變觀察方式再思考 前瞻遠見新未來
2023.11月∣新竹分公司公益換燈×新竹市自閉症協進會

隨時待命投入社會公益 為節能減碳盡心力
2023年終場的崇友文教基金會「攜手換換愛、點亮幸福燈」活動,由闊別三年終於再度參與的崇友實業新竹分公司志工出隊,前往「社團法人新竹市自閉症協進會」協助燈具置換。興奮又期待的崇友志工,一早就陸續前來報到,由從在總公司任職時,就大力支持換燈計畫的新竹分公司現任資深經理林鴻鵬帶隊,21名志工中有人攜家帶眷親子同行、也有人曾參與過其他分公司的換燈活動,從事公益的積極態度與現場換燈的超快速度,堪稱「如果隨時都準備好,就不需要時間做好準備!」的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