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餐飲在國際正統和在地文化的跨國演繹—一個吃喝玩樂開房間事業的經典和優雅|王劭仁

也許有些人會想著如果工作只要吃喝玩樂那該有多好?但要能夠專精於這件事可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在本學期接近尾聲的崇友人文講座,邀請在飯店餐飲業有超過25年經驗的香港宜諾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王劭仁,分享他是如何突破各種困難與挫折,以及他最寶貴的工作、人生價值觀。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選擇成為你想像的模樣
穿插著流利的台語與馬來英文,王劭仁的語速節奏快,沒有一分一秒的冷場。一開場,他便簡潔俐落的點明主題:「Keep walking with your style & your identity.」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並保持自己最獨特的風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接著再從這個主軸延伸,從「行、讀、交、辨、苦、專」六個字談起,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塑造自己的模樣。
臺灣你要駛向何方?—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張則周(2020年)

本週東吳人文講座邀請臺大農化系張則周教授。已逾九十高齡的他,畢生投入教學研究,對教育充滿熱情,即使已退休,仍不支薪地在台大開設通識「生命與人」課程,希望能提點更多學子發現生命的意義、思考生命的價值。今天他將用豐富的生命歷程經驗,與大家分享知識份子應具備的關懷責任,和對台灣未來的呼籲及期待。
我的這一生,最實際的生命故事
「人生無常,生命短暫,能夠有機會和同學相遇,是生命中難得的機會,我特別珍惜來聽課的同學。」教授謙虛的說。教授以共思、共學、共創的中心思想出發,比起單向教學,更希望能在講座中和同學一起討論,反思,期待最後我們都能有所收穫,達到共行實踐的目標。
瀕危的生命世界—全球拯救行動|李家維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讓人感受到災難來臨得如此猛烈,各國為防堵疫情實施邊境封關、限制人民活動範圍,當人類社會活動緩下來時,有研究指出許多國家的碳排放量都比過去同期降低、威尼斯的河道清澈見底、印度天空能看到喜馬拉雅山⋯⋯等,過去50年來原已逝去的環境樣貌重新出現。防疫,讓地球獲得喘息的機會,但這對於拯救地球環境能有多大的幫助?
本週崇友人文講座邀請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台灣中文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與我們談談他所觀察的世界現況以及地球未來。
未來狂想曲,思索地球環境變遷
李教授曾和各領域專家、Discovery Channel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劃舉辦「未來狂想曲」展覽,一起討論想像地球和人類的未來。
紅樓夢與大數據的對話|黃一農
相信你一定聽過中國經典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紅樓夢》,不過你對於這本鉅作了解有多少?
本週崇友人文講座邀請到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的黃一農教授,他在結合大數據與文史領域的研究上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及成果。今天教授要帶領東吳的同學們了解傳統與科技結合的「e考據」研究法,以不同的角度探討《紅樓夢》中物質文化的呈現與潛藏意義。
一開始,教授詢問同學有多少人看完《紅樓夢》?不出意料的,舉手的人寥寥無幾。多數人都聽過《紅樓夢》,不過理解範疇僅限於課本或考試的內容,真正能深讀完的人不多。若是有讀過《紅樓夢》的人,也大多比較關注在劇情發展,不會特別探究文中的器物、服飾、環境及陳設等。黃教授在投入研究後,認為平常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讓小說情節畫面感更為立體的重要基礎,這也讓他開始著迷於找出這些不曾被重視的歷史資訊。
善用大數據檢索法,解決歷史難題——以「兩星沉速」與「戥子」為例
民主轉型後的東歐政治|周陽山
美劇「冰與火之歌」的忠實觀眾對克羅埃西亞這個地名肯定不陌生,但他實際的位置在哪裡呢?近年因為電影場景效應與小資窮遊盛行,興起中東歐旅行風潮,這裡相較於西歐,物價相對平易近人。然而,會有如此的經濟環境,就得要回頭探討過去30年中、東歐國家的政治情勢和轉變。
本週人文講座邀請在共黨政治領域研究經驗豐富的周陽山教授,帶領我們一起探討「民主轉型後的東歐政治」。周教授從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研究開始,便投入研究蘇聯與東歐的政治發展,多次前往各國實地觀察考證,不僅有深厚的學術背景,更有最真實的第一手現場資訊。
共黨政權區域的形成到民主改革開放
談生命的價格與價值|吳岳
吳岳國文,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的補習班代名詞,而在吳岳老師退休後,他以母親之名成立「秀春教育基金會」致力於公益,回饋社會,對於人生觀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藉由演講與年輕學子分享他的經驗與建議。
價格總會過去,價值才會芬芳
面對人生關卡的徬徨憂慮,你曾想過生命裡真正的座標指引是什麼嗎?吳岳老師在他女兒20歲生日那天寫了一封信,在信的最後,他給予女兒的勉勵是:「爸爸不要求你功成名就,但希望你能做一個善良且有愛的人。」因為只有保有善良與愛,在面對人生的起伏跌宕,才擁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從容自在、無憂無懼地發輝生命真正的價值。
天馬行空談音樂|張正傑

本學期最後一場崇友人文講座在同學熱情的20秒掌聲中,歡迎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來和我們分享他心目中的古典音樂。
從小展現過人音樂長才的張正傑,本來以為自己出國留學後,就會一直留在歐洲發展,30年前回到台灣擔任大學客座教授後,便決定留在家鄉推廣古典音樂,將古典音樂帶進更多人的生活中。
古典音樂賞析初入門
當你在一個空間中靜默10秒鐘,你會聽到什麼?在沈澱心情後,會提升對聲音的感受度和靈敏度,也就能細細感受古典音樂。
品牌、人文與美學|林安鴻
能夠立足於歐洲市場的品牌,若沒有獨到之處,是沒有辦法站穩腳步並獲得認同。生生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安鴻花了20年的時間,從經營國際品牌的貿易代工到成立自有設計品牌「品家家品JIA Inc.」,他所堅持的華人精神信念,無疑是品牌成功的重要關鍵。在今天的崇友人文講座,邀請林安鴻董事長與洪忠權設計總監與我們分享「品家家品」是如何把人文融入設計,將美學帶入生活,使得「品家家品」成為國際市場具代表性的華人生活品牌。
品牌 Brand,What we do
林安鴻最初成立漢百貿易公司,從居家用品進出口貿易工作,到投入為知名品牌如:雀巢Nestle、TWG、星巴克等OEM代工,也因此了解到國際市場趨勢、大品牌的要求標準,在與客戶合作過程,林安鴻強調的誠信,讓他逐步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從「轉山」到「走河」|謝旺霖
「年輕的流浪是一輩子的養分。」-林懷民
本週人文講堂邀請《轉山》、《走河》作者謝旺霖,在他不急不徐的述說中,與他一起將時間倒回到2004年,從那趟自雲南到西藏的單車「轉山」之旅開始,再到2010年順著印度恆河逆流追尋源頭的「走河」流浪,這十五年間的兩趟行旅,同時也是謝旺霖追尋生命內在泉源的旅程。
流浪壯遊的開端,轉山
對謝旺霖來說,流浪行旅的起源,最早開始於18歲時在台灣用徒步與搭便車的方式環島,旅途上獲得許多人的幫助與支持,而後,只要存了些旅費,背上背包便啟程往東南亞或中國大陸探索,以最節省的方式旅行、體驗生活。
轉山的開端,源自因為失戀所帶來的生活痛苦與心理壓力,一張飛往烏魯木齊的單程機票將謝旺霖帶進了這趟流浪之旅。實際走出去後,反而為他找回滿滿的生活感覺,有意識的生存著,這趟旅程對他來說是很大的療癒與轉變,漸漸地也開始思索人生要的到底是什麼?
建立自我品牌,用身體說故事|郎祖明
在與人的相處時,若希望對方快速記得你,你會如何表現自己?
每個人的「身體」是與人互動時最基本的形象,除了外觀,言語、肢體、眼神則更直接表現出「你」這個品牌。今天的講座,由春河劇團執行長郎祖明將帶領我們從劇場訓練出發,認識自己的身體,訓練肢體與聲音,進一步建立自我品牌,展現個人特色!
創意與品牌之間的關係
在討論個人品牌之前,先來聊聊何謂「創意」?「創意」由多種行爲的連結,並產生新的形式與樣貌,是一種想像力與創新的展現,有一個好的創意發想,會幫助事物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人產生印象。關於如何培養創意,讓創意與自我有連結,創造力教學的先驅吳靜吉老師曾提出幾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