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月|桃園分公司公益換燈 X 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X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

用創下紀錄的第一次 妝點承載希望的幸福天地
首次參與換燈活動的崇友桃園分公司,堪稱創下活動史上最多第一的紀錄。第一次擁有36位的最多參與志工數;第一次在同一天內換燈場域多達五處;第一次更換燈數最高達近350組。諸多之最,在彰顯此次換燈工作的高度挑戰。
從自由與愛說人之所以為人|曾昭旭

本週人文講座邀請知名學者與作家—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與我們談談「自由」、「愛」與「人」。曾教授專精於新儒學、宋明理學,擅長從傳統文化角度詮釋人生智慧、人生體驗、人情世故和兩性關係,相關著作超過四十本,學養相當豐富。隨著曾昭旭教授的引領,一起觀照內心,進入哲學討論,思索如何看待人之所以為人?
集體憂鬱的危機世代
談及人之前,先聊聊當下世界與人的整體狀態。
延燒已超過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活得越來越不快樂,揭發出許多隱藏在社會生命底層的陰暗和苦痛,連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在疫情當下,因為沒有醫療保險,超過千萬人沒有本錢生病;經濟的停滯,有人可能永遠失業,許多基礎建設已落伍,貧富差距、相對剝削感、種族歧視等等問題一一浮出,美國民主的運作也岌岌可危。在其他強國甚至是第三世界的情況也是危機重重。疫情導致了許多心裡的負面能量,封城和禁足政策,也讓家暴率、離婚率暴增,憂鬱症就診率增加。
臺灣你要駛向何方?—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張則周 (2021年)

本會董事長唐松章先生是東吳大學會計系第一屆的校友,長期關注母校的學術領域發展,本講座由本會出資贊助邀請各界專家名師演講,期許青年朋友除了在自己專科領域學習外,能對文化藝術與環境有更廣博的視野。
首場演講再度邀請臺大農化系張則周教授,分享他對於知識份子應當具備哪些社會責任的觀點,為本學期的課程揭開序幕。
珍惜相聚,共學、共思、共創、共行
講座一開始,教授感謝有緣份能在課堂與各位學生相遇。每個生命都十分不容易,經過天災人禍等各種磨難,能夠活下來的機率很低,能一起在課堂上相遇的機率更低。生命有限、人生無常,如果我們成為社會上幸運的人,應當要有感恩的心,不但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所有人的生命,尤其是應特別關助社會上不幸的人。
2020.12月|高雄分公司公益換燈 X 小太陽協會

慢飛天使的避風堡壘 發掘才藝用愛照亮未來
位於高雄岡山的小太陽協會,是專為身心障礙孩童提供才藝訓練的中心,也是崇友「攜手換換愛,點亮幸福燈」今年末場換燈活動的服務對象。一大早高雄分公司的崇友志工,就已迫不及待的前來等待,參與成員遍及年資超過30年的數名資深同仁,以及甫入職三個月的年輕員工。到場的每一個人,不分資歷都只有一項共同的任務,就是協助小太陽協會汰舊換新、置換新燈具,用崇友人不分彼此的大愛,溫暖慢飛天使的心。
我願無窮-蒐藏癖的自白

我願無窮——蒐藏癖的自白|李家維
「幾十年的古生物學研究,知道了地球幾十億年生命興衰的節奏,怎麼樣留存著現有生命的多樣性是我新的興趣。」——李家維
出生於澎湖,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亦是《科學人》雜誌總編輯,熱衷於研究蒐藏化石、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宋朝神佛像等各種古文物,為了集中這些收藏品,更在南庄山裡建造了玻璃屋,用以保存他多年來的寶貝。今天的大唐人文講座,李教授將分享他包羅萬象的蒐藏品,以及從中考究到的故事。
從貝類踏上蒐藏之路的起始
從小在澎湖海邊長大,住家的圍牆多用咕咾石(珊瑚礁遺體)所砌成,會嵌著不同的貝類,撿拾貝殼是他最大的興趣,對貝類有著無比的著迷。講座開場,就從貝類蒐藏談起。
『心』裡的音樂-現代人與古老音樂的最短距離

『心』裡的音樂──現代人與古老音樂的最短距離|王心心
以悠揚簫聲,和南管譜曲的余光中詩作《鄉愁》開場,瞬間為講座現場注入寧靜與安定的氛圍。本週大唐人文講座,邀請精習南管各項大曲和樂器,尤以歌唱著名的當代兩岸國寶級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分享她生命裡最重要的養分——南管音樂。
心的養分,與南管的連結情感
王心心是早產兒,在當時的社會與醫療條件下,大家都覺得她活不下來,媽媽將她抱在懷裡,以自己的體溫當作保溫箱呵護著她直到滿月,在雙倍心力的關愛與照顧下長大,故取名為心心。
自小在南管音樂的發源地泉州農村長大,作為地方戲曲,南管在當地是相當普及的全民音樂。對王心心來說,南管就是她的搖籃曲,從還不會講話就開始聽,直到爸爸和伯父開始教她唱南管樂曲,一點一滴與南管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
認識南管樂器與現場演繹欣賞
2020年崇友實業獎學金 跨領域人才交流見面會

崇友文教基金會秉持著培育人才的精神,自2019年起設置「崇友實業獎學金」,並於11月21日舉辦「崇友實業獎學金頒獎典禮暨見面會」,頒發每人五萬元獎學金,亦安排跨領域交流課程、創意電梯DIY製作、以及台北101超高速電梯參訪行程,讓學生互相交流、開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