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友志工挑戰古厝三合院與透天厝 迎接換燈新高度
10月崇友文教基金會「攜手換換愛、點亮幸福燈」活動,來到彰化縣永靖鄉的「社團法人彰化縣蕪菁愛家園關懷協會」,本次換燈志工仍由出勤次數奪冠的台中分公司擔綱,協助三層樓透天厝的協會總部與新據點三合院的燈具置換,兩處場域總計出動21名崇友志工,安裝泛光燈、軌道燈與工事吊燈等高達56座燈具。
星星點燈 微小改變的強大力量
時隔一年半再次出勤的崇友台中分公司志工,依然熱忱不減,滿心期待公益服務,一開放報名表單,就迅速秒殺,每次出勤必定跟隨的志工陳俊雄之子陳勇傑,更是一早就抵達現場,童言童語的詢問:「怎麼這麼久才又來換燈?」中港服務站主任陳孟琦也表示,「很多同事都很期待換燈服務。」已參加過三次換燈服務的施育志就說,「很怕名額搶光,所以第一時間就趕快報名。」
崇友人的滿腔熱血讓人為之動容,甚至不畏換燈活動前颱風攪局、工作量激增,崇友志工仍然在活動當天全員出席,柯宗銘一早就從彰化海線風塵僕僕的騎著摩托車前來參與;其餘包括林松柏、陳漢萌、鄭吉男與施建志等參與過多次志工服務的熟面孔,也都如數報到;湯宇森也帶著妻子吳欣樺前來支援,將平凡的例假日化身為有意義的公益服務。
帶領志工前來的台中分公司中港服務站經理黃益禎表示,換燈活動值得再大力推廣,讓微型基金會都能相互合作,星星點燈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將燈光留給需要的人,就能發揮大大的力量。經理黃益禎也大力贊許蕪菁愛家園關懷協會的小型作業所服務,培養身障者有一技之長再提供釣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才是永續的關懷。
成立於2021年的蕪菁愛家園關懷協會,致力於提供16至38歲的身心障礙者,醫療、教育、復健、職訓、就業、創業與安養等協助,並成立「憨直人社區日間小型作業所」,是目前南彰化永靖鄉唯一的小型日間作業所,主要幫助身心障礙者習得技能、適應職場與提升工作能力,協助工作媒合。
憨直人小作所 建立友善社區的環境
蕪菁愛家園關懷協會督導巫美玲感恩的說,換燈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剛好可以為協會新承租的三合院場域,裝置新燈具,提供小作所裡的身心障礙者更明亮的環境。原本僅承租透天厝做為協會總部,但考量身障者上下樓梯的不便,以及希望能讓孩子們有更寬廣的空間,協會開始朝向尋找三合院老屋,讓陽光、植栽與綠地一同與孩子相伴。
原任職國文與特教老師的督導巫美玲,在長年與資源班孩子相處之後,發現社會需要更多民間力量的愛,於是決定成立關懷協會,將去蕪存菁的「蕪菁」用來命名。巫美玲說,在別人眼裡身障者孩子也許是雜草,但只要對這個社會有幫助的人就都是菁華。心中有大愛巫美玲選擇到勞力缺工的彰化永靖,一開始希望能透過撿雞蛋、換盆栽等農耕協助,找到更多適合身障者的工作機會,後來更直接成立「憨直人小作所」自製產品,希望能自力救濟、用販售代替捐款。
自嘲是「憨憨地做、直直地走」的小作所,竟也順利承接了毛巾、製香,甚至是彰化縣十大伴手禮的包裝工作等,提供身障者學習更多技能的機會。巫美玲說,協會也曾成功媒合身障者進入職場,未來不僅朝協助身障者自力更生的目標邁進,也希望能拓點到更多的三合院,讓據點不僅是小作所,也能成為農作物交換的免費市集,連結農家與孩子們相互陪伴,建立友善社區的環境。
軌道燈初體驗 堅持盡善盡美
「我們是因為開始才會厲害,不是厲害才開始。」巫美玲為了蕪菁愛家園關懷協會,舉家移居至彰化,甚至邀請女兒一起進入協會成為社工老師,無私的愛激勵崇友志工心甘情願地付出更多心力,從評估透天厝與三合院所需要的不同燈具類型開始,一直到活動當天的測電、打洞、鑽孔、配線與安裝,本次換燈服務足以名列高難度紀錄之一。
已是換燈服務熟手的林書右說,自己是第一次安裝軌道燈,事前還先詳讀說明書研究安裝需知。蔡政嘉則說,三合院的軌道燈要先在屋樑拉線、釘軌道,而且還要將有點距離的兩道樑柱軌道相互對齊,比起一般天花板裝燈具較有難度。塗志勝則提醒大家要載上防刮手套,慎防軌道的銳利邊緣等其他潛藏的危機,安全是崇友人施工時的重點。
整場換燈活動全員總動員,就連經理黃益禎也一刻不得閒,忙前忙後的親自下場協助;甫至崇友任職兩個月的王少邦說,以前在其他公司從未有公益活動,有幸一來崇友就有機會能參與。一場換燈活動,不論職位高低、不論新舊員工,每一位都只專注於做到盡善盡美,一位崇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一群認真又有愛的崇友人,就能用強大的力量溫暖社會。
愛.付出
夫唱婦隨牽手傳愛:楊勛杰&張雅婷
8年前曾在桃園分公司工作的張雅婷,千里姻緣一線牽與任職台中分公司的楊勛杰結為連理,便決定夫唱婦隨定居台中相夫教子,半年前崇友台中分公司釋出職缺,張雅婷應聘重返崇友。已有換燈志工經驗的楊勛杰,更在換燈活動發布後,就馬上邀約張雅婷一同前往。「以前在崇友還沒有換燈活動可以參與,這次一知道就趕快報名參加。」夫妻同心、牽手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