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起點與初衷
2014年臺灣吧在Youtube頻道上傳了第一支以臺灣史為主題的動畫片,以幽默風趣的旁白配上深入淺入的內容,影片甫上架就掀起熱烈討論,爾後由臺灣吧製作的歷史動畫片成為熱門輔助教材,深受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身為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的蕭宇辰表示,臺灣吧的使命是透過動畫和影片將複雜的知識轉譯為易於理解的內容,不僅提升了教育的趣味性,也能引發更多學子的學習興趣。
創業的挑戰與市場策略
轉眼臺灣吧的成立邁向第十年,蕭宇辰坦言,透過製作動畫影片起家的臺灣吧,經營與資金回收方面,面臨了許多挑戰。「大家認為一支五分鐘的影片的製作成本是多少?」答案是:「五十萬元!」,基本上一分鐘的成本就高達十萬台幣,動畫製作成本非常高,然而,透過YouTube分潤機制,十萬觀看量的影片僅能獲得約一百美元的收益,遠遠不足以支應製作成本,且YouTube不斷修改複雜的分潤規則,讓臺灣吧必須在維持一定知識質量之下產出作品,並搭配業配來提高收入。
團隊規模與經營策略
目前,臺灣吧擁有約四十位工作人員,每年光是維持公司基本運作的營運成本就高達四千萬新台幣,這對公司經營而言無非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且市場不斷變動,需求也隨之波動,因此,如何合理分配人力資源並開發多元收入管道成為公司必須面對的課題。
蕭宇辰提到,臺灣吧的主要收入分為三種類型-「製作收入」、「教材開發」及「商品IP或授權」:
- 內容行銷與製作收入
雖然臺灣吧服務內容是以知識轉譯為核心,但市場上不只賣產品需要做行銷,包含政府非營利組織或公司行號都需要作內容行銷。
例如,他們曾和客家電視台合作節目《客客客棧》以輕鬆幽默的動畫介紹客家文化,更入圍第52屆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獎;他們也曾與Uber合作製作內部訓練影片,提升員工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此外,臺灣吧還協助臺北市衛生局製作臺北市慢性病防治宣導的衛教影片,該影片在上架兩個月內達到六百多萬次觀看。
- 翻轉教育與數位導入
臺灣吧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市場行銷上,在翻轉教育上的成果也不容小覷。
臺灣吧在2016年即推動的「大抓周計畫」,透過「抓週」這個傳統文化的概念,呈現教育應有的分工-立志賦予孩子人生的選擇權,而大人的工作是確保籃子裡的東西足夠豐富;相同地,這也是社會應有的責任。
蕭宇辰提到,響應政府極力推動的數位應用策略(SAMR),透過教育輔助科技工具,改變老師單方面在台上講課的傳統教法,讓學生找回自己的學習步調。以多媒體的臺灣吧影片導入課程,不僅可以解放老師的重複講授的負擔,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效率。此外,臺灣吧還致力於補足學校教育的斷層,例如媒體素養、性教育和公民思辨等重要的課綱議題,更加深其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 IP經營與商品授權
臺灣吧在IP經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除了以臺灣黑熊為首的原創角色「黑啤」與其他四種深具台灣特色的動物的周邊商品深受市場喜愛外,臺灣吧近年更推出了「小黑啤」這個角色搶攻兒童領域,透過繪本﹑桌遊及有聲書等商品陪伴孩子認識臺灣。
在小黑啤專屬的YouTube頻道上可以看到小黑啤起床歌一年來累積的觀看次數高達七十萬人次,臺灣吧除了計畫製作整張兒童專輯,更希望可以推出更具代表性的兒童卡通內容。
蕭宇辰感慨地說道,提到小朋友最喜歡的卡通人物,討論度最高的IP都是國外的角色,例如:佩佩豬﹑汪汪隊或是巧虎。他提到,過去三年中,臺灣吧在兒童內容上的投入成本高達到兩三千萬新台幣,但這些投入也讓他們在市場中逐漸站穩腳跟,例如,和YOYO頻道合作的「小黑啤早餐大冒險」收視率即遠高於另外三個同時段的卡通。
小黑啤的下一步是通過文策院和文化部的專案內容投資來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以便創作出更優質的兒童內容。
個人成長與歷程:勇於嘗試各種可能
很多人會好奇,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的蕭宇辰是如何從歷史老師踏上創業之路的。他笑說,2013 年,臺北市教育局甫推動「平板融入教學」計畫,在那個硬體技術不成熟,教學軟體又匱乏的當時,許多種子教師認為這項計畫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蕭宇辰卻對於將科技融入教學躍躍欲試,並從中發現了數位學習的發展與趨勢。
他提到,自己對歷史的熱愛要追溯自小時候著迷於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而到了高中時期,一本《社會學基礎入門書》培養了他廣闊的視野和對知識的熱愛,透過歷史與社會學的養成,他總是提醒自己,看待這個世界你很容易看到當前的事情,導致見樹不見林,但樹木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必須回到森林去一探究竟。
電影《YES MAN》對他的影響也很大,讓他認識到勇於嘗試的重要性。這種精神讓他在大學時期拍攝系所介紹影片,因此與臺灣吧合夥人JIAJIA結緣;在擔任高中歷史老師期間,主動爭取數位學習資源讓他看見不一樣的商機;而在臺灣吧的創業過程中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從三分鐘的短片到七八分鐘的長片,再到應對短影音的崛起,臺灣吧始終保持著靈活應變的特質。
臺灣吧的關鍵特質:適應力﹑行動力與反省力
臺灣吧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適應力﹑行動力與反省力─這三項軟實力也是蕭宇辰想對大學生們的勉勵。
他提到,在資訊變動越來越快速的社會,每次變動發生的時候,領導者會信任的是勇於說「好!我去試試看!」的員工,而不是「為什麼找我」的推諉卸責的員工,假如大家對於內容產出有興趣,就必須體驗到變動是常態,要讓自己有很高的適應力。
關於行動力,網路上多的是教你如何成功的案例,然而心法不值錢,重點是你有沒有做出自己的能力,而能力是執行出來的。
每年,臺灣吧會進行年度考核,總結過去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未來怎麼做可以更好,計劃未來的改進措施。這種不斷進步的文化使得臺灣吧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不藏私的行銷策略:確定目標﹑了解受眾與建立動機
臺灣吧的行銷策略強調故事行銷,而釐清行銷需求的邏輯更是關鍵。蕭宇辰不藏私地公開行銷三大要素:確定目標﹑了解受眾與建立動機。
舉例來說,臺灣吧在協助公家機關審視行銷預算時,會發現一年度的行銷預算目標過於宏大,必須限縮目標數量,這樣才能有效地傳達訊息。而當行銷專案的目標族群不明確時,行銷內容容易讓人摸不著頭緒,專案成效也會大打折扣。
在建立動機方面,臺灣吧也有獨到的見解。他們發現臺灣吧的電子報開信率取決於標題的吸引力。例如,「台灣吧六周年|準備了三個驚喜包給你」和「慰勞開學的你|台灣吧準備了三個驚喜大禮包給你」,後者的開信率明顯高於一般標題,蕭宇辰笑說,「大家想想,老師們更在乎自己還是在乎臺灣吧的生日?」這顯示出標題設計對於吸引觀眾的重要性。
未來展望 開箱亞洲:以亞洲為視角的探索
隨著事業的發展,臺灣吧逐漸擴展視野,不再僅限於臺灣,而是放眼整個亞洲。他們推出了「開箱亞洲」系列,製作高品質內容並以全英文配音,讓觀眾更深入了解亞洲各地的文化與現象,也強調了臺灣與亞洲乃至世界的連結。首部作品即選擇了亞洲特有的「補習文化」為主題,引起許多迴響。
展望未來,臺灣吧將繼續推動知識轉譯,並通過IP經營、故事行銷和多元收入來源來穩固其市場地位。他們的目標不僅是賺取盈利,更是希望通過這些收入支撐他們真正想做的教育志業,持續以教育扎根臺灣,並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