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的張曉雄教授舞蹈作品融合東西方肢體律動,作品發表於各大重要藝術節,且屢獲國內外大獎,也是國內獲頒梅花卡的傑出藝術家。在2021年9月出版《踐行者:張曉雄的創作人生》一書,談他的生命歷程、舞蹈創作和教育,也以此作為演講的題目,來到東吳人文講堂和學子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顛沛流離的成長之路
每個人生命的軌跡不同,每個選擇、每個經歷,都逐一刻畫出你的人生樣貌。
張曉雄教授生於柬埔寨,如果僅以年代來劃分,他的第一個12年在柬埔寨,雙親從事教職,隨著職務搬遷,一家人以校園為家;後因柬埔寨政變,他的第二個12年經歷戰亂和家人分別,流離失所來到中國,一個人唸書、生活直到完成暨南大學歷史系的學業;24歲獲得幫助,移民至澳洲與媽媽和妹妹團聚,在此,也開始學習現代舞成為職業舞者;38歲他落腳台灣,繼續創作表演也透入舞蹈教育,48歲時開始兼任舞團藝術總監;51歲那年好友因肺癌過世,自己也因發現腫瘤,於是重拾文學之筆,出了第一本書,到60歲卸下北藝大舞蹈系主任職,出演張作驥導演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男主角。
這只是段簡短的文字敘述,但卻背負著沉重的歷史洪流,經歷戰火、面對分離、承受誤解、獨自流浪,那是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你我無法想像的過程。張曉雄教授卻能用溫和輕柔的語氣,搭著一張張的照片,淡淡的說著那些年的故事。
在每一次的生命轉彎處他有不得不的無從選擇,也有他決心要給自己的突破與改變。他說「生活的軌跡一直被打斷或轉換方向,所以構成現在的樣子,很多時候這不是我自己的選擇,但我只能在每個當下都想辦法讓自己站穩。」而且人生最大的驚喜來自於無法預設的變數,如果人生是可以規劃且如願實現,那麼在外人眼裡看似完美的一生將無任何驚喜可言,也就沒那麼有趣了。
詩歌文學、攝影與舞蹈創作完整了生命
在飄零與磨難的生世,詩歌文學、攝影與舞蹈是填滿張曉雄靈魂的血肉。
獨自一人在中國就學時,古典詩詞伴他度過成長時期,高中畢業時,文化大革命時期結束,張曉雄教授還成為一名中文老師。當年大學的第一志願其實是中文,但最後分發到歷史系,既然黨的安排來到歷史系,那也只能既來之則安之,除了史學外,他更鑽研中文系的選修課,也因此被貼上「此生無專業思想」的標籤。不過在畢業論文答辯無論是文字或立論都有一定的水準,張曉雄依然是交出有史學和文學雙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文學創作對張曉雄來說是個避風港,過去過產黨時期用晦澀不明的文字傾吐內心和情懷,而後在2006年因發現腳底的惡性腫瘤,手術後有半年時間腳無法踩地,反而有了許多時間整理起少年時期的文稿、筆記、整理成冊出版書籍。
舞蹈,是在詩歌之後出現在他的生活裡。在杭州時,張曉雄還沒正式開始學跳舞,就輾轉當了舞蹈隊隊長,是他首度接觸到舞蹈。大學畢業後移民澳洲,為回饋當時單位的幫忙讓他能順利離開中國,張曉雄到中華會館帶領劍舞的學習與四處演出。直到25歲,阿德雷德舞蹈系主任來看他教學,竟開口問他要不要來學習現代舞?因為主任在張曉雄身上看見了對生命足夠的閱歷和理解力,是成為一名現代舞舞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即使母親一開始並不支持,他掙扎許久還是決定要回到學校讀書、學習現代舞,不跳思想和意識形態的舞碼,只想要用身體全力的感受、表演,至此,開始他的舞蹈生涯。一年後考進澳洲最頂級的國家舞團,接觸國際編舞家的作品,從美國現代、歐洲芭蕾到舞蹈劇場形式等,經歷了各種不同舞風的歷練、文化議題的闡述以及對身體運用的想像,這些最後都回歸到張曉雄的教學養分之中。
開始舞者的生活後,隨著表演開始巡迴在各個國家。走進這偌大世界,於是張曉雄將攝影帶進生活中,將僅存的旅費拿去買膠卷,透過觀影窗,記錄下那些原本只能在書裡看見的世界,當書上講的東西實在地呈現在眼前,那些文字敘述的情懷、感受就突然間都明白了!不只拍看到的世界,進一步開始攝影創作,題材來自於舞者的身體的表現力與精神性,滿足他內心強烈的創作衝動。
融入思潮的舞蹈教學理念,擁有身體就擁有全世界
1996年張曉雄來到台灣加入越界舞團,在此落腳安定。這近27年的時間,他不僅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前身),也在台灣與鄰近的亞洲國家共完成137個作品。
張曉雄的教學理念很簡單,便是如何將當代思潮融入到專業的舞蹈教學當中,強調多元平等、包容和科技性,這在70年代澳洲便已經開始推行,普遍到90年代才被西方國家汲取。
舞蹈,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由內而外的身體行為,身體沒有行動就不會有舞蹈的產生,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實踐這個信念,用肉身丈量生命,用生命書寫歷史。對舞者來說,擁有腦袋與身體,就擁有全世界的一切,是最大的財富,
走過時代的無奈,人與生俱來都帶有某些缺憾,張曉雄認為,史觀為他建構了思考格局;文字提供了意象;攝影凝結了形體,而舞蹈外化了內在的想像,使得教學成為他另類的回歸與實踐。
對張曉雄來說,創作不只拘泥在單一面向,表現在文學、攝影與舞蹈,他依然持續進行中。張曉雄教授也勉勵同學,我們何其幸運身在這個世代,要把握青春和所擁有的資源和機會,在專業學習即早起步,有信心並努力的去成就非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