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崇友實業研發設計吳經理、教育訓練中心潘老師
在新冠疫情變化多端的期間,同時也是求職的熱門季節,基金會訪問研發設計與教育訓練二大部門,冀望此文能幫助想投入電梯產業的人才們,走入電梯研發領域一探究竟。
【崇友基金會2021年9月報導】
外界對電梯工作的第一印象是例行的安裝與保養,事實上,作為建築物的命脈,因應新的建築工法與建築物功能的轉變,電梯的節能、智能與美觀都是未來的趨勢,電梯科技已不可同日而語。除了研發硬體人才諸如:機械、電機、建築、土木等領域之外,熟悉人工智慧,具美感設計的專業更是研發端的渴求。為了打造完美的搭乘體驗,一台現代化電梯仰賴具有綜合領域的人才方得以完成。
談到進入電梯研發的門檻,擁有27年經驗的吳經理說:電梯是機電的整合,把電梯比擬成汽車,車不僅是為了代步,精進各種零部件、再加上美感的設計,便能打造出一台上千萬的汽車,那麼電梯也是如此。研發電梯絕對不無聊,永遠有新的技術可以帶入電梯系統之中。吳經理坦言,崇友實業研發部門5年以下年資的員工僅佔13%,因此急需新血加入,不同於科技業的超時工作,崇友電梯工時合理,在公司穩定獲利的前提下,薪水福利皆有一定的水平,是份好收入與好生活能同時兼顧的工作。教育中心潘老師則建議同學可先從有興趣的地方投入,再從中延伸發展。潘老師說,研發就是所有部門的最上游,若能有天馬行空的創意腦,活潑不呆版的個性,更適合做研發。
技術士證照輔導培訓讓員工們擁有更進一步的專業技能,獲取證照的認定
崇友新進員工由教育訓練開始,引領員工們瞭解基本的專業知識與工作技能
懂技術、還要能說得清楚,溝通成了最大關鍵能力
電梯可分為機械與電氣兩大部分,不斷地溝通與整合技術是電梯研發人員必要的能力之一。在講求功能複合的年代,電梯研發不再只從單一功能改造,這與過去在單一領域鑽研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而擁有綜合領域的軟實力,也許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無法一蹴可幾,對此,吳經理鼓勵年輕人不要害怕未知的困難,一旦能夠克服未知,將發現人生其實有很多選擇,未來會是海闊天空。他也提及過去在101大樓的實戰經驗,該大樓的監控系統由西門子負責,電梯則是日本東芝生產製造,崇友負責安裝與後續保養。吳經理負責開發101所有電梯群組的監控系統,如何促使三方能有效溝通,並將系統相互整合,在在考驗溝通的能力,而這可貴的經驗,對日後也非常有幫助。
崇友實業設計部吳永春經理-面對環境大變化,年輕人若有勇氣嘗試困難的事,就能取得選擇的機會
潘老師認為,研發單位在公司扮演前鋒引領的角色,一個有衝勁的研發團隊可以激勵公司整體氛圍。他建議社會新鮮人,藉由多觀察、多思考,有助於做出正確的判斷,相信自己的堅持。潘老師與研發吳經理皆強調,一個優秀的人才,除了擁有專業且不斷精進的技術之外,還要能清楚表達,溝通能力成了必要的關鍵實力。
崇友實業教育訓練中心潘能文老師鼓勵年輕人仔細觀察、深度思考、做合理的判斷
電梯的未來、無限的想像
2019年崇友實業研發出結合AI科技的人臉辨識與智慧叫車的新型電梯,在電梯界引起廣泛討論,2020年因新冠疫情減少接觸的需求下,為公司增加許多訂單。這突顯了電梯產業在研發端的智慧與眼界,將帶領公司走出既有格局的事實。負責研發設計吳永春經理表示,高智能電梯的下一步更重視搭乘的感受,即是以AI電梯群組系統為主軸,精準的計算出高效能,預期可以大幅減少電梯等車與行駛的時間。
教育訓練中心潘老師在崇友實業從安裝、保養到教育訓練中心講師,是將近三十年經驗的老師傅,對產業發展有深入且獨特的觀察,他表示電梯研發有三個重要關鍵:一是環保永續,讓電梯省電,輕量化。二是減法設計,避免疊床架屋,零件越少、故障也越少。三是符合經濟性,增廣客戶的定義,乘客與安裝保養都列為研發端需考量的要素,將工程的問題回到研發端處理,從根本解決問題將有效率的減少成本。
有勇氣嘗試困難 給自己更多選擇
採訪的最後,我們問道是什麼促使兩位前輩奉獻青春30年,他們不約而同提到「成就感」。吳經理與團隊一起合作,從發想、圖面、測試運行到生產製造,嶄新的電梯孕育而來,成就感更激發他在工作上的動力。而身為教育訓練講師的潘老師,熟悉崇友每一部電梯的運行原理,潘老師總能想像退休後他與兒孫一起遠望101大樓,娓娓道出101電梯故事的心情。
兩位前輩在過去三十年用生命與專業,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成就感,電梯產業穩定發展,前景看好,尚有無數個三十年,年輕的你,準備好踏入電梯業,為自己創造專屬的成就感了嗎? 崇友實業歡迎你!
2021最新一期的崇友實業獎學金已開跑,詳見 https://www.gfc.org.tw/project-news/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