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友文教基金會秉持著培育人才的精神,設置「崇友實業獎學金」,鼓勵國內公私立大學電機、機械、建築、土木科系之清寒家庭的優秀學子提出申請,本學期申請人數達到66人,經審查後增額錄取至42人,並於5月1-2日兩日舉辦頒獎典禮暨見面會,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及跨領域學習中心合作,以兩日的設計思考工作坊,鼓勵以人為本的創新思維、學習擁抱失敗、透過腦力激盪、團體討論、上台發表、促進合作與交流,期許學生成為一位不一樣思考的工程人才。
困惑,是未來的良藥
工程師要解決問題,光有技術還不夠
學習理解、實踐與反思,找到對的問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工作坊以高齡者創新設計為主題,訓練這群未來工程師如何花多一點時間學習如何找問題,透過同理心地圖想像高齡者的處境、 KJ法綜覽問題並重新組合後,把握問題全貌。北醫王明旭教授在帶領過程中,鼓勵學生突破理工人的思維,他提醒同學”精準”是理工人必備的訓練,但不要讓你的精準成為你的枷鎖。
工作坊下半場開始進行產品設計,從長輩的需求面討論各種功能,例如:裝置台語互動的GPS電動導航代步車、智慧佛珠提醒用藥時間、結合休閒功能的電動智慧輪椅、協助脊椎損傷患者的電動穿褲器、結合遊戲機的解憂輪椅、加強牙齒咬合的訓練器具…等。基金會唐秋鈴執行長鼓勵同學,在產品設計的同時,也要多考慮童趣與繽紛的色彩,讓長輩使用時也能充滿樂趣。
來自台北城市大學的呂同學在分享時提到,他本來是比較膽小內向,但他來參與活動就是為了跳脫舒適圈、突破自己的框架;暨南大學電機系的盧同學是本次活動少數的女生,她覺得設計思考過程非常有趣,能讓她以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各種問題,並討論出更好的解方。成大建築系的賴同學則說,很謝謝崇友為我們精心安排課程,雖然在學校也曾上過設計思考,但這次能與電機、機械、土木科系的同學交流,是很難得的經驗。
王明旭教授勉勵同學,困惑是未來的良藥,而工程師要解決問題,光有技術還不夠,學習理解、實踐與反思,找到對的問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唐秋鈴執行長最後期許所有獲獎同學,出身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未來的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除了把握專業的學習,更加上好的態度,未來有能力一起回饋社會,便是崇友設立獎學金最重要的價值。
突破框架、跨域學習,成為未來的跨域人才
兩日豐富的課程圓滿落幕,感謝台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習中心的王明旭教授、通識教育中心邱佳慧主任、彰化師範大學企管系江家瑜老師帶領,也謝謝來自大同大學電機系的楊祝壽教授、好家人長照機構黃雯珊主任在成果發表會中給予學生建議與肯定,相信同學們將帶著豐盛的學習經驗化作種子,紮實的學習專業技能外,也能突破框架限制、成為真正的跨領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