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偉大的事 就用偉大的愛做小事
德蕾莎修女說過:「我們不能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做小事」,社會上有許多角落,有一群人正在為小眾的弱勢族群,默默付出著。台中市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照顧著女性無家者,為她們提供庇護安置、身心療癒;崇友文教基金會的志工們,則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用換燈等方式,相挺中小型社福機構。攜手換換愛,看似是用偉大的愛做小事,但其實對每一位接受幫助的人來說,愛的接力,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
相互感恩 匯聚愛的力量
崇友「攜手換換愛,點亮幸福燈」的第八場換燈活動,又再次來到台中,身為此次換燈對象的台中市慈善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極其好客的準備了豐富的水果、糕點與午膳,熱情迎接崇友志工們的到來。提早報到的志工,仍靦腆的低頭吃著自己帶的餐食,協會社工督導王怡萍,只好笑著跟大家說,「今天沒吃完就不能回家囉」。
王怡萍玩笑的化解了崇友志工的羞澀,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帶領崇友志工的台中分公司中清服務站經理謝文毅感念協會備餐的貼心,原來每一個小細節,都彰顯協會足以全方位照顧女性無家者的表徵。「燈具汰換是社福單位心有餘後才有辦法顧及的事」,王怡萍則是反過來讚賞崇友的細心,為中小社福單位實踐最細微卻又最重要的一哩路。
此次活動,就在充滿相互感恩氛圍的三層溫馨小屋中進行,王怡萍介紹著全台首例以扶植「女性街友」為對象的協會創設緣由與宗旨,「全人全程」的安置庇護服務與零街友的目標,吸引現場志工們的極度專注力。「換燈活動,引領我們廣伸觸角、增大視野」,在聽完介紹之後,謝文毅經理也感嘆的說,過去從來不知道原來社會還有這樣的聖地,替代著無法面面俱到的政府機關,提供女性街友全面的協助,「感謝社福團體的奉獻,你們服務街友,接下來就換我們服務了!」。
安心家園 無家者的避風港
早在十多年前,「瑪利諾修女會」劉美妙修女與「天主教聖文生會」教友們,在火車站與台中公園發便當給街友,後來發現只供給一餐並不足以改變街友的生命,尤其無家可歸的女性街友,常遭受欺凌與難以啟齒的傷害。因此決定成立有收容地點的安置庇護所,提供身心靈輔導與協助就業的「安心家園」,募款多年,終於在民國104年購入舊宅再加以整修,提供無家者一個不被侵擾的避風港。
男9女1的街友比例,讓女性街友成為小眾中的小眾,是弱勢中的弱勢,王怡萍很感謝捐款者,但實際上協會仍面臨資金不足、募款不易的困境,因社會大眾視女性街友服務為小眾,但其實協會支出很驚人,除有餐食供應、庇護居住安置、個案諮商輔導、急難救助外,多數婦女患有慢性病、婦科問題、精神患疾等,需長期治療與追蹤,「曾經一個電子耳,就花了十數萬」,就醫資金是很大的需求。
用愛滋潤 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除募款問題外,在協助重返社會的路上,社會大眾的低接受度,更是一大挑戰,因為街友案例可能重疊涵蓋受暴、遺棄、精神疾患、更生人等多重身分別。「其實他們只是剛好遇到生活困境,無力解決而導致每況愈下,才會流落街頭」,王怡萍心疼的表示,只要能了解每個人的需求進而協助,帶著更多包容與關懷的心,就能幫助他們重返社會、自立重生。
「我們曾經服務過一位受暴流浪的女街友,回到職場成為自給自足的清潔人員後,每每有零錢總會存起來捐給協會,希望再幫助別人」。王怡萍說,這就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最佳實證。施與受之間,存在著相呼應的微妙定律!王怡萍滿懷感恩的說,像是幾年前崇友舉辦洗車活動,也曾幫助我們協會募款,今年很榮幸又獲得換燈協助,崇友的貼心舉動,不僅明室、也點亮心中明燈,讓我們能更勇敢的飛翔。
換燈活動進行近尾聲,穿著正裝、皮鞋的志工蘇柏穎現身,前一天被通知要開會的他,會議一結束就風塵僕僕的趕來換燈現場,蘇柏穎說:「答應了要來,就一定要出現」,拿著燈管的他,只想著能做多少是多少。原來,人世間滿滿的愛,早就用不同的型式,一直在我們身邊展演著。
愛‧付出
覺醒的公益魂:李穎 & 劉坤福 & 吳明袁
三位首次參與換燈服務的志工李穎、劉坤福與吳明袁,一早就精神抖擻的帶著前一晚特地充飽電的頭燈前來,李穎滿溢笑容的說,能做善事是件開心的事;劉坤福更是二話不說,迅速的登上樓梯,默默的置換燈具;吳明袁則是興奮的表示,「每次志工報名都太踴躍了,這次終於輪到我啦,整個公益魂覺醒!」
愛‧起點
台中市慈善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
(圖/撒馬黎雅協會提供)
民國92年8月3日成立,協會名稱取自於聖經(路10:25-37)中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意即不分種族宗教服務「窮人中的窮人」,協會除了有為女性無家者提供安置庇護的「曼妮家園」據點之外,陸續還設立針對家暴被害人及未成年子女進行中長期庇護的「麗達家園」,以及近兩年才增設的「德蘭Ω工坊」,協助女性無家者就業前的培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