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友社福機構節能換燈計畫來到第五站-芒草心慈善協會,由中和站的同仁提供換燈服務,雖然對大多數的同仁而言都是志工體驗第一次,不過芒草心慈善協會和崇友卻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結緣。芒草心的社工李佳庭笑著說,前幾年曾帶個案至基金會分享「真人圖書館」的活動,「崇友好用心,寫紙條回饋個案,讓他們泣不成聲,說『第一次感到人生有意義』。」崇友所展現的真誠與溫暖,讓佳庭社工感動在心,「崇友真的很不一樣。」
理解無家者之後 或許我們沒有不一樣
許多人都對無家者有著刻板印象,「好手好腳怎麼不找工作」、「一定是好吃懶做才流落街頭」……等,然而當我們了解他們的故事後,會發現或許我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一樣,有些人同時遭遇親人離世、無預警失業等重大打擊,從普通人的生活到孑然一身,設身處地想,若是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又當如何?
儘管國家設有社會安全網,例如低收入戶的補助,然而現實層面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位於萬華的芒草心慈善協會,便是以務實的角度協助無家者,透過街友導覽、流浪生活體驗營、自立支援中心等方案,幫助他們自立外,也期望開啟理解的窗,讓看見成為一個起點。
圖/芒草心協會提供
把人牽起來 與無家者一同織起社會的網
已經在芒草心服務五年的佳庭社工,回想這幾年的實務經驗,坦言「什麼都很困難」。當碰上精神有狀況的個案時,必須花很多力氣連拖帶拉得去看醫生,出院之後找工作、找房子社工都需陪伴,看似生活上了軌道,卻突然有一天渺無音訊。佳庭社工生動地用「從山上滾下來」來形容這種失落的感覺,「那時候會覺得自己到底做這個工作幹嘛呢?因為你要花很多很多的力氣去幫一個人,他又咚咚咚咚地從上面滾下來。」
面對在社會載浮載沉的個案,佳庭社工一開始確實有些洩氣,曾經懷疑是不是自己社工能力不足,但他漸漸發現更大的因素是「結構問題」,「他們每個人支持網絡都很脆弱,我們可能被辭職、失戀,我們會有群朋友聽我們講話、幫我們想辦法,但這群人是完全沒有的。一般人被推,可能只是覺得輕輕被碰一下,他們一被推就咚的一聲從山上滾下來。」明白了背後的原因,便慢慢思考到底該提供什麼服務給無家者們,街友導覽、流浪生活體驗營、自立支援中心等也因應而生。
芒草心也曾開設木工班手工藝課程,佳庭社工說:「大家看不出做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其實在做的就是把人牽起來。」街遊、真人圖書館等活動都是如此,建立無家者與社會的聯繫,使他們不是孤獨一人,將人與人之間織成一張網,在遇到突如其來的打擊時,期盼能夠被這張網溫柔地接住。
圖/芒草心協會提供
打破刻板印象 崇友志工為無家者換上幸福燈
換燈活動9點才開始,崇友同仁個個充滿朝氣,活動開始前15分鐘就全員到齊,換燈更是專業迅速。領軍的劉顯青經理在崇友服務30年,第二次參加志工活動,他說過去對於無家者了解不深,但聽了介紹之後發現,原來彼此沒有太大不一樣。
劉顯青經理表示:「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故事,他們很努力在生活,和刻板印象不一樣。」來到芒草心參與換燈服務,也讓劉經理滿滿收穫,「真的很感動,人真的要互相幫忙。」他也代表致贈中和服務站同仁的愛心零錢捐,讓活動更加圓滿。
這次活動特別邀請108學年度崇友實業獎學金得主,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電機系一年級的呂明翰同學參加,他表示印象中遊民就是無家可歸的人,從沒聽過他們背後的故事,藉由這次換燈服務,讓呂同學更能同理地重新看待無家者。
看著朝氣蓬勃的崇友同仁,芒草心的佳庭社工忍不住說:「大哥們好可愛,背都很挺、牙齒都在,真的覺得很棒,我這樣講會不會很奇怪?」這些年來,接觸過的許多無家者都沒有如此「正常」樣貌,才讓佳庭會有這種「特殊」觀點。芒草心讓無家者背後的故事被看見,讓無家者的「特殊」被理解,打造更有同理心的社會,而崇友則透過換燈,進一步點亮芒草心的這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