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崇友的「青少年公益旅行」?
公益旅行,聽起來並不陌生,但崇友文教基金會的「青少年公益旅行方案」,則是將公益旅行與服務學習結合,並透過輔導團隊的帶領、社區民眾的引導,讓臺灣教育大大不一樣。
過去幾年,我們曾鎖定以「新北市平溪區鐵路沿線」為旅行與深耕範圍,自2016年起,將範圍擴大至北北基桃四區域,由學生團隊自主計畫旅行內容,結合在地化的公益服務,深入台灣鄉間土地,學習付出自身力量,體認利他、助人的生命樂趣。運用反思會議交換心得,澄清服務價值;將「服務經驗」轉化為「學習成果」的成果交流發表會,可培養歸納彙整能力;邀請外部專家及學生一同交流與討論,使其提升成就感與自我肯定,將「旅行成果」化作精采的成果故事,廣為散播旅行經驗;並辦理公益旅行講座,進行校際交流,將視野放眼世界。
深度公益旅行介紹,可見《臺灣好心情》電視專題報導;歷屆成果,可見《2013公益旅行學員心得》、《2014公益旅行學員心得》,想瞭解更多崇友「公益旅行團隊」的經典案例,可見《2013公益旅行回顧影片》、《2014公益旅行回顧影片》
方案精神與獨特性
青少年公益旅行是我們專屬獨特為「青少年」設計的專案,我們深信青少年擁有極高的可塑性及無窮的潛力,故藉由公益旅行紮根台灣青少年全方面能力!
(一)「我的旅行我做主」-自主規劃
以陪伴取代直接提供答案,給學生自主規劃的旅程,進而發展獨立思維,實踐公益初衷及夢想,發現自我潛能。
(二) 「實地交流拓展視野」-公民參與
透過當地社區與校際交流活動,拓展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及視野。進一步提升社會關懷與責任的態度。
(三)「在地關懷公益實踐」-在地服務
深入社區、學校或弱勢機構服務,走出舒適圈,親身經歷台灣的公共及社會議題,拓展關懷在地的公共視野。
(四) 「改變社會我也可以」-培力發展
提供青少年難得的生命經驗,帶領學員透過服務學習提升其同理心、溝通力及反思力,並建立學業成就以外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激發未來持續投入公共參與的意願。